[TOM]年轻演员为戏疯狂
现在年轻一辈演员通常被认为抗压能力差,经不起挫折。但在演艺圈,有一群新生代演员却大不相同,如张韶涵、王绍伟、林依晨等,都拥有超强的耐力,为投身演出虽然导致狂哭、忧郁、脸部水肿等症状,也绝不放弃。
林依晨当空中飞人
压力指数:★★★★☆ 症状:内分泌失调、脸浮肿减压法:久了就习惯了
古装偶像剧《天外飞仙》前不久在横店杀青了,但女主角林依晨的剧照曝光后,很多影迷都吓了一跳:“依晨的脸怎么变得那么肿?她是胖了几公斤呀?”其实林依晨饮食非常节制,只是1个礼拜3天在台湾上课,4天在横店拍戏,两地奔波劳顿和严重睡眠不足,导致内分泌失调脸浮肿。
回想这3个多月来的日子,林依晨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。她说:“为了拍这部戏,我把课都集中在礼拜二、三、四。因为每个礼拜五我就得坐一早的飞机飞到横店,赶完我的戏份,礼拜一晚上一定要飞回台湾。”
剧组工作人员表示,林依晨拍这部戏实在太辛苦,不只在戏外要当个忙碌的空中飞人,戏里还有一大堆吊钢丝的戏;因为林依晨在《天外飞仙》中演的是淘气的七仙 女“小七”,一定得要飞来飞去才符合身份。林依晨说:“拍戏期间,我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化妆,7点上工,大概拍到凌晨2点收工,真的好累。尤其学校快考试 的时候,我又要背剧本,又要准备功课,每天大概只睡1小时而已。”
林依晨的敬业累坏了自己。原本就有些婴儿肥的脸蛋,因为熬夜导致身体失调,脸和眼睛都变得肿肿的,上镜后,整个人看起来胖了一圈。导演急得要她减肥,林依 晨委屈地说:“我连泡面这种高热量食物都不敢吃,只吃无油无盐的食物,零食也只敢吃苏打饼干和水果,根本没有变胖。”还好,戏拍了一段时间之后,林依晨便 自动消肿。可能是一开始身体受不了这样的过度操劳,出现内分泌失调的浮肿症状,等身体适应后便慢慢改善。
《天外飞仙》剧组表示,虽然找林依晨拍戏困难不少,但林依晨是他们找了5年才挑中、最适合演出女主角“小七”的不二人选。放眼两岸三地,只有林依晨集甜美、刁蛮和古灵精怪的气质于一身。如此被看重,难怪林依晨咬着牙,也要把小七演好,不负众人期待。
张韶涵再减2公斤
压力指数:★★★★☆ 症状:狂哭、体重下降减压法:听音乐并放到最大声
目前正在拍摄中的电视剧《爱杀十七》,因为一人分饰两角的剧情,以及女主角正反性格冲突的挑战,让张韶涵二话不说,接演这出戏。戏才刚开拍,她不但在戏里 哭得梨花带雨,连下了戏,也因为深陷于剧情内而无法自拔,常常动不动就狂哭。张韶涵嘟着小嘴,带着倔强的语气说:“接演这部戏以后,我常放声大哭,压力好 重,我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忧郁症,可是我一定会撑下去。”
为了揣摩人物性格,张韶涵特地买小说、日剧回家研读,更花了不少心思看电影做功课,就是希望摆脱活泼学生、傻里傻气的形象;而这也是她头一次感受到了巨大 的压力。在新戏开拍不到一周,原本1餐可以吃上2个盒饭,号称“大胃王”的张韶涵,居然食不下咽,导致体重直落,才38公斤的体重一下子又掉了2公斤,皮 包骨的状况把工作人员吓得半死。
体重的下降让一直想增胖的张韶涵颇为烦心,哭戏也令她不知该高兴还是忧虑。“以前一想到哭戏,我就一个头两个大。演《海豚湾恋人》时,导演为了让我哭,还 曾假装对着我破口大骂,但现在要我流泪……太容易了。”张韶涵苦笑着说,她原本患有干眼症,演了这档戏,干眼症好像不治而愈了。
由于入戏太深,张韶涵流泪的功力大增;但随之而来的压力却也大得惊人。因为经常梦到剧中角色而失眠,甚至在现场忘了自己是谁,而且出现了多种忧郁症的前兆。为了不影响工作,张韶涵练习“音乐减压法”,一回到家,就把房间的音乐调到最大,在房里尽情歌唱呐喊。
王绍伟强迫改性情
压力指数:★★★☆☆ 症状:情绪低落、忧郁减压法:回家陪父母
王绍伟是偶像团体5566团员眼中的搞笑高手,近来却因为忙于拍摄偶像剧《王子变青蛙》,让一向爱搞笑的他,变成了忧郁王子。
由于是第一次挑大梁,本来以为终于可以过男主角的瘾,却因剧中角色过度悲情,必须强迫自己扭曲性情,结果幻想中的“阳光男孩”角色破灭,还要背负沉重压 力。拍摄近3个月,剧情走向让王绍伟原本开朗的角色,瞬间变成悲剧人物。他忍不住向电视台领导抱怨,希望女主角能够快点回来,不要让剧中的他如此伤心。除 了爱情戏让他在剧中频频落泪,一场父母双亡的剧情更让他痛哭到哑了嗓子;入戏的程度连一旁观看的剧组人员,也感动得红了眼眶。王绍伟表示:“这3天我只睡 了3小时,现在也不想出去玩,只想回家陪爸妈。”原来深陷于戏中的角色与故事背景中,让他渐渐无法面对现实生活,回家成了最重要的事,深怕父母如剧情一般 离他而去。
拍悲剧造成的压力使得原本爱搞笑的王绍伟情绪低落。据身旁工作人员说,以往的王绍伟一到拍戏现场,总是会先耍宝逗得旁人哈哈大笑,让大家开心工作;可现在则是为了能够尽早入戏,一到目的地便沉默不语,惹得大伙儿神经紧绷,谁都不敢靠近他。
[新闻午报]闻雨 2005年06月30日10时13分
http://ent.tom.com/1323/1586/2005630-141311.html